2013/5/14
中新社廣州5月4日電 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對食品安全問題的高度關注,使中國食品出口頻頻遇阻,記者4日從第113屆廣交會上了解到,由于出口“門檻”越來越高,不少企業慨嘆生意難為。
今年3月,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連續發出7起公告,稱中國產黑谷粉、干桔梗等產品需要召回,原因是這些產品的包裝上沒有標明含有過敏原,敏感人群食用后可能產生過敏等不良反應。
“出口到美國的食品遇到這種情況是常有的事。”寧波一家食品公司經理沈子安說,近年來美國等地進口食品標準越來越高,產品不符合要求便會面臨被退回的風險,“有時候我們接到訂單很高興,但一想到過關可能遇到問題,也難免擔憂。”
沈子安的公司主要出口干貨、罐頭、酒類等產品,其公司曾遭遇因產品標簽中關于營養成分的標注不符合美國標準而被退的情況,“并不是說我們的產品有質量問題,只是標簽沒有達到對方的要求。”
事實上不只是美國,由于對食品安全問題愈發關注,包括歐洲、日本等地近年來都提高了食品準入“門檻”,涉及范圍涵蓋了標簽規范、農藥及重金屬殘留等多個方面,這無疑增加了中國企業的出口難度。
記者在采訪過程中也了解到,當前中國食品安全刑事案件數量大幅攀升,重大惡性案件時有發生,也為食品出口蒙上了陰影。有參展商向記者表示,中國嚴峻的食品安全形勢已經引發了國外擔憂。
“內地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影響了中國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形象,也影響了國外對我們的信任。”深圳大山食品公司外貿部劉經理說,也正是因此,中國食品在國外的售價往往“低人一等”,而要扭轉這一境況并非易事。
在本屆廣交會上,為了提高采購商對中國食品的信心,不少企業推出環保、有機的健康食品,打“安全牌”突圍。甘肅一家公司便展出了無農殘的高品質枸杞。負責人稱,公司對枸杞生產流程的每一個細節嚴格把關,雖然價格偏高,但仍有眾多采購商前來問詢。
在深圳正源華茶公司的展位里,各式速溶茶鋪滿了展臺。工作人員李坤介紹稱,這些速溶茶是從原茶中萃取的茶精華,去除了茶葉中的有害物質且無添加,不僅沖泡方便,飲用起來也十分健康。
“我們已經取得了美國FDA認證,客商對我們的產品也很認可。”李坤說,公司希望借助這些健康安全的產品開拓歐美市場,連日來已有多位采購商表達了合作意向,出口情況較為樂觀。(完)